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什么时候应该训练宝宝上厕所?如何进行如厕训练?_儿童_控制能力_儿童

母婴育儿 2024-05-20 浏览(622) 评论(0)
- N +

病例萌萌已经32个月了,她仍然不能表达自己的排便需求。然而,邻居丹丹只有24个月大。白天,她可以告诉大人她需要小便。为此,萌萌的妈妈和奶奶非常焦虑,经常给她拉屎撒尿,但大多数时候都弄不出来。但是一旦穿上尿布,萌萌就会把它拉出来,家里的大人都很苦恼。我们可以从什么开始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?我们应该如何训练?

什么时候应该训练宝宝上厕所?

如何进行如厕训练?

名医问答(邵杰)

儿童的排便控制能力与年龄和神经认知发育密切相关。一般来说,18-24个月的孩子大脑发育已经为排便控制技能做好了准备。此时,脊髓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回路逐渐建立,其他认知技能的发展也为如厕训练做好了准备,例如

(1)已经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,并根据简单的指令行事,如脱下裤子或尿布。

2 .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(如模仿大人扫地),理解因果关系(理解为什么要学会在便盆里排便);

③关于情感技能,我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扬,并表现出需要独立自主的自理能力(要求我自己吃饭穿衣)。

④身体上,他可以自由行走,独自坐着,并部分控制尿道/肛门括约肌,即膀胱可以储存一定量的尿液;

⑤有一定的身体自我意识,就是大便的时候会站着不动,或者脸上有表情。当孩子出现上述发育迹象时,就说明他已经做好了如厕训练的准备。

萌萌的妈妈和奶奶认为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能力是天生就会的,在发育的关键或敏感时期没有给孩子提供学习这项技能的机会,会影响孩子脊髓和大脑皮层之间信号通路的建立,也会影响括约肌功能等身体功能的成熟,为遗尿症或遗尿症的发生埋下隐患。建议家长咨询儿童保健医生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和行为干预。

如厕训练是一个学习身体技能的过程。关键的原则是,孩子准备好了就应该开始训练。鼓励孩子在训练过程中承担控制自己的责任;如厕训练的过程可以伴随着成功、失败和多次重复,应该允许孩子失败并不断适应和开始;父母和看护者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帮助孩子掌握这项技能,鼓励和增强她的自信心和自我评价。培训步骤如下:

展开全文

(1)为孩子提供专用厕所,放在显眼方便的地方,用孩子的语言告诉她这是她可以解手的地方。

2允许孩子每天不脱裤子坐在马桶上两次,每次5分钟,持续1周,让她习惯上厕所,但绝不强迫。

(3)鼓励孩子观察父母或其他孩子的如厕过程,并告诉她这是他们应该去解手的地方。

(4)先训练排便,可以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排便时间,让她脱掉尿布并坐在马桶上,不要催促她或期望她立即排便,但如果孩子做到了,她应该得到表扬。

⑤刚开始,孩子可能会因为不习惯而忘记。看护人员应及时提醒,并耐心等待。当她能成功表达自己提前上厕所的意愿并在固定地点完成上厕所时,护理员应及时给予她肯定和表扬。

⑥在白天,孩子可以通过询问是否排便来关注自己的感受,例如“你想上厕所吗?”;一旦你观察到她想小便的任何迹象,鼓励并帮助孩子脱下裤子,帮助他坐在马桶上,耐心等待,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美,不要批评失败(例如“哦,如果你不想去,没关系,我们下次去”)。

⑦强化如厕训练的积极表现:如“像妈妈一样”“自己动手”。如果孩子尝试并成功了,他们就会得到肯定和表扬。

⑧成功实现白天排便控制后,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控制夜间排便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睡觉前或起床后第一时间使用厕所。夜间醒来有尿意的孩子可以鼓励自己去;夜间遗尿时,允许孩子失败,告诉她没关系,让她参与更换或清洗床单;如果成功了,第二天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。

如厕训练应该是一个积极、自然、自愿的过程,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练习和尝试。父母和照顾者应避免急于求成。如果训练1年或5岁后仍有遗尿症,请及时向儿科医生寻求帮助。

回答护理专家的问题(曾艳)

应避免把屎把尿;进行如厕训练时,注意将裤子拉在膝盖位置,尤其在冬天避免着凉;便后帮助幼儿从前到后,轻柔地擦净屁股,并注意适时教导幼儿擦屁股的技巧;帮助并教会孩子便后冲厕所,并用六步洗手法洗净双手。

标签:

亲亲宝贝育儿网推荐阅读: